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不同的道德环境对道德主体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外部因素(道德环境)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内因(道德主体)。我们应当注重对道德环境的改造、优化以及对内因进行培植,来改善我国的道德状况和社会道德风貌,进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推荐文章
论德育的内外因相互作用及内化策略
德育内因
德育外因
德育内化的策略
从接地火灾看总等电位联结的重要性
接地故障
电气火灾
总等电位联结
从习得与学得的差异看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习得
学得
母语
第二语言
外语
语言学习环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外因内化看道德环境的重要性
来源期刊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外因内化理论 道德环境 道德主体 道德环境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6
页数 2页 分类号 B024.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宝霞 新乡师专历史系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外因内化理论
道德环境
道德主体
道德环境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双月刊
1008-7613
41-1258/G4
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
出版文献量(篇)
234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