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然气工业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大气田是发育在奥陶系顶碳酸盐岩古风化壳中的地层油气藏。由于储层的今构造面貌是一个角度不到1°的西倾单斜,因而人们一直认为该气田形成与构造无关,而与上倾方向不整合面侵蚀谷中充填的太原组—山西组泥质岩对储层封堵有关。因而在天然气勘探中一度注重寻找侵蚀谷。虽然找到了许多侵蚀谷遮挡,但是并非所有侵蚀谷下倾方向都会形成气藏。古构造演化研究表明,天然气大量生成后的运移聚集和散失一直都受古构造形态的控制,虽然气田在今构造图上是一个平缓的大单斜,但在古构造图上往往是长期稳定发育的大型鼻隆。今天多个气藏的位置正好位于古鼻隆与今鼻隆轴线之间或轴线的交叉地带,说明非构造油气藏并非与构造无关,而是它的形成、演化、定型与破坏始终与古构造演化密切地联系着。
推荐文章
再论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纪岩相古地理及沉积构造演化
鄂尔多斯盆地
寒武纪
沉积构造
岩相古地理
深部勘探
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
早古生代
构造特征
构造演化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成因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
中部
隆起
成因
演化
控制
气藏形成
坡折带在鄂尔多斯盆地岩溶储层演化中的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
坡折带
埋藏期
岩溶
储集层
勘探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鄂尔多斯盆地古构造演化在气田形成中的作用及意义
来源期刊 天然气工业 学科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古构造 构造演化 控制 气藏形成 勘探区
年,卷(期) 2000,(6)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29
页数 4页 分类号 P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76.2000.06.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蒲仁海 西北大学地质系 70 560 12.0 20.0
2 姚宗慧 1 51 1.0 1.0
3 张艳春 1 5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155)
二级引证文献  (33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2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08(2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09(2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0(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1(1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2(2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3(3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4(3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5(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6(2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7(3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8(3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9(3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20(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鄂尔多斯盆地
古构造
构造演化
控制
气藏形成
勘探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工业
月刊
1000-0976
51-1179/TE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9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