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孤束核(NST)、臂旁核(PBN)至中央杏仁核(CNA)纤维投射,为阐明三者对内脏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机制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追踪标记技术,研究NST、PBN向CNA投射的起始神经元形态与分布.结果在外侧臂旁核(PBL)内见到大量中等大小圆形多极和梭形HRP标记细胞,在内侧臂旁核(PBM)及Kolliker-Fuse核仅见稀疏散在标记细胞.NST内见到中等量小而深染的椭圆形标记细胞,多集中于NST的尾侧2/3处.结论孤束核可直接或间接经臂旁核中继向杏仁核投射,为内脏心血管活动的重要传入途径之一.
推荐文章
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去除水中染料的特性研究
辣根过氧化物酶
印染废水
直接黑染料
偶氮荧光桃红
纳米氧化硅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处理苯酚废水
纳米氧化硅
仿生硅化
固定化HRP
聚乙烯亚胺
苯酚
辣根过氧化物酶在钛酸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研究
辣根过氧化物酶
钛酸纳米管
修饰电极
直接电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辣根过氧化物酶示踪大鼠孤束核、臂旁核至中央杏仁核纤维投射的解剖观察
来源期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孤束核 臂旁核 中央杏仁核 逆行标记
年,卷(期) 2000,(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1-373,37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23
字数 19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4368.2000.05.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明 南京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53 238 9.0 12.0
2 丁炯 南京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68 337 10.0 14.0
3 左国平 南京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24 186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4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孤束核
臂旁核
中央杏仁核
逆行标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007-4368
32-1442/R
大16开
南京市汉中路140号
28-61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66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487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