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上海医学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损毁程度的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DR)功能变化,探讨125I-IBZMD2R功能显像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注射MPTP(300mg·kg-1·d-1)天数的不同将小鼠分为MPTP1,3,5和7d模型组和对照组,静脉注射125I-IBZM20μCi,1h后行放射自显影.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PLCECD)检测纹状体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浓度.免疫组化酪氨酸羟化酶(TH)染色观察黑质和纹状体的病理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PTP损毁1,3,5d组的纹状体/皮层感兴趣区放射活性比值分别增高8%,16%和17%,而MPTP损毁7d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MPTP损毁各组的纹状体DA浓度分别降低47%,75%,95%和95%.TH染色可见黑质TH阳性神经元随MPTP损毁加重而数量减少.结论MPTP损毁的PD小鼠模型纹状体D2R功能在损毁程度轻时逐渐增强,呈上调现象;而在损毁程度严重时则降至正常.表明在PD早期宜使用DR激动剂.在体动态监测纹状体的D2R功能状态有助于了解在疾病的不同阶段PD患者对多巴制剂及DR激动剂的治疗反应性.
推荐文章
针药结合疗法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纹状体区多巴胺D1、D2受体活性的影响
帕金森病
针药结合疗法
免疫组化
多巴胺
小鼠
自噬对帕金森病小鼠的影响及TFEB的相关调控作用
帕金森病
自噬
核转录因子EB
α-突触核蛋白
MPTP慢性帕金森病小鼠纹状体差异蛋白质的研究
帕金森病
MPTP
小鼠
纹状体
蛋白质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MPTP诱发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活性的放射自显影研究
来源期刊 上海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多巴胺D2受体 帕金森病 C57BL小鼠 放射自显影 IBZM
年,卷(期) 2000,(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6-66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9934.2000.1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文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核医学科 7 25 3.0 5.0
2 沈鸣华 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放射药理教研室 4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巴胺D2受体
帕金森病
C57BL小鼠
放射自显影
IBZM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医学
月刊
0253-9934
31-1366/R
16开
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1623号
1978-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697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8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