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三元乙丙橡胶/尼龙(EPDM/PA)体系原位生成微纤.以三元共聚尼龙替代部分炭黑,采用特殊工艺原位生成微纤,取得了良好的补强效果,与补强之前相比,121 ℃高温撕裂强度,常温撕裂强度及拉伸强度有大幅度提高,SEM照片显示,采用特殊工艺处理,可使分散相颗粒成纤,微纤在与硫化压力方向垂直的平面内无规取向.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取向的微纤复合材料(沿微纤纵向的扯断伸长率大于沿横向的扯断伸长率,这一规律)不同于取向的短纤维复合材料的规律,并对这一反常规律作出解释.
推荐文章
原位溶胶-凝胶法改性EPDM及其表征
乙丙橡胶
纳米SiO2
溶胶凝胶
纳米杂化
原位微纤增强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高密度聚乙烯
聚酰胺6
微纤
原位增强
拉伸性能
热致液晶聚酰胺/聚酰胺66原位复合材料研究
热致液晶聚酰胺
聚酰胺66
原位复合材料
共混
氢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EPDM/PA复合材料原位生成微纤的考察
来源期刊 复合材料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原位 微纤 热撕裂 高性能弹性体 三元乙丙橡胶 共聚尼龙 氯化聚乙烯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
页数 5页 分类号 TB332|TQ33
字数 31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851.2001.0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立群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与科学工程学院 437 4704 31.0 45.0
2 伍社毛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与科学工程学院 49 462 13.0 17.0
3 冯予星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与科学工程学院 35 728 16.0 26.0
4 马军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与科学工程学院 7 93 7.0 7.0
5 朱玉俊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与科学工程学院 14 213 10.0 14.0
6 马辉 山西省化工设计院 2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3)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原位
微纤
热撕裂
高性能弹性体
三元乙丙橡胶
共聚尼龙
氯化聚乙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复合材料学报
月刊
1000-3851
11-1801/TB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72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608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