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200Gy 60Coγ射线辐照玉米自交系黄早四干种子,引起玉米自交系各性状的较大变异.M1表现出明显的辐射生理损伤效应,M2、M3的质量性状未发现有明显的变异,但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等数量性状出现较高的突变频率;M3开始出现黄、白化苗、矮生株等隐性突变和雄性不育株,同时在粒色上也产生了有明显变异的个体.再次证明异花授粉作物的辐射诱发突变导致M2形成杂合的植株,而诱发突变大多为隐性的,需在M3纯合后才表现出来,M4代测交种试验结果表明,自交系经辐照后,有选择出高配合力个体的可能.
推荐文章
16个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效应及其聚类分析
玉米自交系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聚类分析
10个热带玉米自交系产量配合力遗传效应分析
玉米自交系
配合力
遗传效应
10个玉米自交系配合力效应和杂优组合模式评价
玉米
自交系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杂优模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玉米自交系辐照效应的研究
来源期刊 核农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辐照 选择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3-218
页数 6页 分类号 S513
字数 26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8551.2001.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单成钢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 59 315 11.0 15.0
2 徐立华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 40 436 12.0 19.0
3 周柱华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 29 308 11.0 17.0
4 齐延芳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 15 131 7.0 11.0
5 许方佐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 27 252 9.0 15.0
6 邢燕菊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 26 300 10.0 17.0
7 祝清俊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 40 280 10.0 14.0
8 朱斗北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 16 76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63)
二级引证文献  (73)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0(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自交系
辐照
选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核农学报
月刊
1000-8551
11-2265/S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8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553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