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多普勒声雷达所获取的在时间、空间(垂直方向)较为密集的实时资料,对北京地区1997年12月18日平流大雾时的温度场和相应的水平风场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影响温度层结变化的因子,对逆温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的各个因子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分析表明:(1)上层逆温与位于其顶部附近较为强劲的偏北气流是相伴出现的,其性质属下沉逆温.其逆温强度的变化与其顶部较为强劲的偏北气流变化同向.由于其本身处在较强的风切变之下,使其本身湍流不易发展,同时它也象盖子一样阻挡了上部动量和热量的下传,对近地层逆温的稳定维持也是至关重要的.(2)不论在逆温稳定维持阶段或是逆温大幅度减弱阶段,垂直运动都是逆温发展变化的主要控制因子.而地表的辐射冷却,对近地层逆温的影响,表现为较强的回波强度峰值,对应气温变化的谷值.
推荐文章
平流雾和辐射雾时边界层温度场及风场结构特征的对比分析
温度场
风场
逆温
湍流
梯度理查逊数
一次强飑线边界层气象要素模拟分析
强飑线
WRF模式
边界层结构
方案对比
蒙自地区冬季边界层逆温特征
蒙自地区
边界层
冬季
逆温
基于边界层风洞的下击暴流稳态风场特性数值模拟
下击暴流
水平风速风场模拟
冲击射流模型
倾斜平板
数值模拟
风洞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次平流雾边界层风场和温度场特征及其逆温控制因子的分析
来源期刊 热带气象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声雷达回波强度 逆温层 水平时空剖面 垂直运动 温度平流 控制因子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3-451
页数 9页 分类号 P426.4
字数 41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4965.2001.04.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润田 3 95 3.0 3.0
2 金永利 4 10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4)
同被引文献  (182)
二级引证文献  (528)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9(17)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0(35)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1(4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2(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1)
2013(71)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63)
2014(67)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57)
2015(6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9)
2016(4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8)
2017(3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8(5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19(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5)
202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声雷达回波强度
逆温层
水平时空剖面
垂直运动
温度平流
控制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气象学报
双月刊
1004-4965
44-1326/P
大16开
广州市福今路6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5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78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