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含萘脲基多足化合物溶液的稳态和瞬态光物理行为.由于 分子内不同足间脲基的相互作用干扰了萘基的π-π叠合,使分子内萘基的激基缔合物生成 受到影响.实验表 明:由于三足化合物存在着给电子叔胺基团,因此当萘基被激发时、可因分子内的光诱导电 子转移而导致荧光猝灭.正因如此,在三足化合物归一化后的稳态光谱中激基缔合物的发光 强度很弱.用皮秒级单光子记数技术测得该化合物的瞬态荧光为三指数衰变过程.其中最长 寿命的物种,即属于生成激基缔合物后再分解为萘激发态的部分仅占总量的4%,与稳态的结 果 相一致.工作表明对这类可用作荧光化学敏感器的三足化合物,如利用其激基缔合物的强度 变化为其识别外来物种的敏感部位并不适合.相反,如引入的外来物种能影响化合物的分子 内光诱导电子转移,进而影响萘基的发光强度,则是一较好的判别外来物种是否已进入主体 的标志.
推荐文章
多足开链化合物的分子内光诱导电子转移及pH对其荧光的影响
多足化合物
荧光光谱
分子内光诱导电子转移
pH效应
乙醇-水团簇分子形成激基缔合物及荧光发射机理研究
荧光光谱
激基缔合物
电子迁移
乙醇-水团簇
含芘荧光化学敏感器化合物同小牛胸腺DN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含芘荧光化学敏感器
小牛胸腺DNA
分子识别
荧光猝灭
阴离子聚电解质诱导硫代黄素T激基缔合物的形成因素分析
硫代黄素T
激基缔合物
荧光分析
聚电解质
量子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足化合物的分子内激基缔合物形成及pH对其荧光的影响
来源期刊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荧光化学敏感器 激基缔合物 光诱导电子转移 主客体化学 单光子记数法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7-184
页数 8页 分类号 O644
字数 30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0475.2001.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世康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83 859 15.0 25.0
2 艾希成 中国科学院化学 研究所 12 48 4.0 6.0
3 孙照勇 中国科学院化学 研究所 6 19 3.0 4.0
4 张兴康 中国科学院化学 研究所 16 70 4.0 7.0
5 解宏智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8 58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荧光化学敏感器
激基缔合物
光诱导电子转移
主客体化学
单光子记数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双月刊
1674-0475
11-5604/O6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29号 中科院理化所
2-383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8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1331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