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合成了含有1~3个萘基取代的脲类柔性开链化合物.通过对该类化合物在溶液中的光物理行为以及受溶液酸度影响的比较研究,发现多足化合物的发光性质强烈地依赖于化合物本身存在的构象形式;同时观察到以叔胺为骨架的三足化合物存在分子内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PET),且这一过程强烈地依赖于介质的pH值;而叔胺基的氮原子质子化将会减弱这一PET过程.
推荐文章
多足化合物的分子内激基缔合物形成及pH对其荧光的影响
荧光化学敏感器
激基缔合物
光诱导电子转移
主客体化学
单光子记数法
卟啉-蒽醌化合物分子内光诱导电子传递的光谱研究
卟啉-葸醌二元化合物
电子传递
荧光光谱
密度泛函理论
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的合成
苯酚
偶氮化合物
分子内电荷转移
合成
荧光素蒽醌甲酯分子内光诱导电子转移及电荷分离态的检测
荧光素蒽醌甲酯
光诱导电子转移
纳秒级瞬态吸收光谱
TiO2纳米胶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足开链化合物的分子内光诱导电子转移及pH对其荧光的影响
来源期刊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多足化合物 荧光光谱 分子内光诱导电子转移 pH效应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7
页数 7页 分类号 O6
字数 29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0475.2000.0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世康 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 83 859 15.0 25.0
2 解宏智 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 8 58 5.0 7.0
3 伊珊 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 2 12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足化合物
荧光光谱
分子内光诱导电子转移
pH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双月刊
1674-0475
11-5604/O6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29号 中科院理化所
2-383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8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133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