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正畸之临床诊断中,一般习惯采用安格氏(Angle)咬合分类法,并由咬合分类之不同推测其脸型之差别。由于安格氏咬合分类法系以上下齿列之第一大齿之相对关系分类为基准,其差别其实并不能精确的反映上下颌骨或颜面之差别。故脸型分类之标准有待确立,应与咬合分类之标准有所区分。本报告旨在介绍一套脸型分类之方法与标准,以分类的标准来检视其与咬合分类的关系,既临床上随机选取(RandomSampling)涵盖各类安格氏咬合不正之正畸患者共100位(其中男性48位,女性52位,平均年龄12岁5个月±5岁10月)采取各患者在未经治疗前之石膏咬合模型及侧颜面X光规格摄影片,在咬合模型上测量各患者上下第一大齿相对之差距,在侧颜面X光片上测量上下颌骨在纵向和垂直向之各种线距量度,然后以线性相关之统计分析法比较齿列与颌骨之相关关系,结果发现:(1)在纵向方面之量度,上下颌骨之差与其齿列之差相关性相当低(r=0.4192)。(2)在垂直向方面上下颌骨之差与齿列之差亦非常低(r=0.1622)。因此安格氏咬合类并不能替代或取代脸型之分类。临床上,正畸医师应将患者之安格氏咬合分类与脸型之分类标准有所区分,在作诊断及定矫治目标时,齿列与颌骨之关系应各有所属,二者可以相提并论但不可混淆在一起或相互替代。
推荐文章
局部特征脸型分类方法
脸型分类
圆形邻域
特征编码
局部特征表达
多分类支持向量机
红将军苹果花脸型锈果病防治试验
红将军苹果
锈果病
防治技术
基于ASM和K近邻算法的人脸脸型分类
人脸脸型分类
Hausdorff距离
K近邻算法
人脸特征提取
主动形状模型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正畸前后的咬合变化
侵袭性牙周炎
错(牙合)畸形
探诊深度
咬合力分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脸型分类与咬合之关系
来源期刊 口腔正畸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年,卷(期) 2001,(z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8
字数 2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4-5760.2001.z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文韶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季刊
1674-5760
11-5797/R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2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71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84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