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婴儿室间隔缺损(VSD)伴肺动脉高压(PH)外科治疗的结果和经验。方法对60例1岁以下婴儿室缺伴肺高压的手术治疗进行总结。年龄2~11个月,平均(6.23±2.60)个月,体重3~10 kg,平均(5.50±1.26)kg。术前中度以上肺高压53例(88.8%)。结果全组手术死亡3例(5%),手术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肺动脉高压危象和急性心包填塞。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肺动脉高压危象,术后出血和肺部感染。结论婴儿室缺伴肺高压应尽早手术治疗。术前、术后支持疗法,术中加强心肌保护、提高手术技巧,术后注意呼吸、循环监测,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推荐文章
影响小儿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预后的因素分析——附61例报告
先天性心脏病,小儿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活瓣补片
体外循环
预后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单向活瓣补片
前列腺素E1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外科治疗
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指标与肺超微结构的比较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血流动力学
肺超微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岁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来源期刊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婴儿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54
字数 24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688.2001.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寄梅 2 1 1.0 1.0
2 庄建 2 1 1.0 1.0
3 许刚 1 1 1.0 1.0
4 张镜芳 1 1 1.0 1.0
5 陈欣欣 1 1 1.0 1.0
6 岑坚正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婴儿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双月刊
1007-9688
44-1436/R
大16开
广州市东川路96号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46-20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8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25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