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浅网壳施加预应力的目的,一是调整网壳内力分布,控制网壳变形;二是保证网壳在正常使用阶段基本成自平衡系,减小网壳在支座处的巨大水平推力,使下部支承结构始终处于小偏心受压状态,充分发挥支承结构的承重作用.这类结构的支座选型十分重要.分析表明采用综合力学性能好的加劲板式橡胶支座较为合理.本文介绍了一种预应力网壳的加劲板式橡胶支座模型设计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设计的支座能使网壳较充分地利用预应力,施工期间下部支承所受的最大水平外力只不过是橡胶垫与预埋板之间产生的最大静摩擦力而已;在正常使用阶段则能保证预应力网壳本身基本构成力自平衡系,并有效地将网壳与支承结构连成整体.
推荐文章
圆板式橡胶支座力学破坏机理仿真分析
圆板式
支座
力学破坏机理
仿真分析
板式橡胶支座地震易损性分析
桥梁
板式橡胶支座
地震
易损性
地震破坏
设锚栓的加劲板式橡胶支座的水平刚度
空间结构
静力分析
加劲板式橡胶支座
水平刚度
预应力混凝土蜗壳三维仿真材料结构模型试验研究
预应力
蜗壳
仿真材料
结构模型
高坝洲水电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预应力网壳结构中加劲板式橡胶支座的计算模型及设计
来源期刊 建筑结构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预应力网壳 加劲板式橡胶支座 计算模型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9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356
字数 51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6869.2001.0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石麟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95 7040 44.0 72.0
2 马克俭 贵州工业大学空间结构研究所 50 685 15.0 26.0
3 聂建国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280 7374 47.0 77.0
4 肖建春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7 97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59)
二级引证文献  (72)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1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预应力网壳
加劲板式橡胶支座
计算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建筑结构学报
月刊
1000-6869
11-1931/TU
大16开
北京三里河路9号
2-19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9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964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