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矿物学报       
摘要:
建立在对断裂带的变形特征、运动学特征和变形岩石年代学的综合研究表明,澜沧江断裂带是一条左旋走滑断裂带,左旋走滑始于20 Ma.印支地块由南向北运动和保山地块的向南挤出,主要是通过红河断裂、怒江断裂的右旋走滑和澜沧江断裂的左旋走滑共同调节来实现的.澜沧江断裂带的左旋走滑制约了临沧帮卖盆地的形成演化、盆地内的热水活动、锗的富集成矿和锗矿床的空间分布.
推荐文章
澜沧江断裂带环境剪应力场与地震活动分析
环境剪应力场
地震活动
澜沧江断裂带
澜沧江断裂带的新生代走滑运动学特点
新生代走滑运动序列
地体颈缩
地体逃逸
澜沧江断裂带
中国西南部
古特提斯缝合带澜沧江段花岗岩高温高压实验模拟
古特提斯
高温高压实验
澜沧江韧性带
临沧花岗岩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澜沧江断裂带走滑变形及与临沧锗矿的关系
来源期刊 矿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澜沧江断裂带 左旋走滑 变形年代学 新第三纪盆地 锗矿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5-698
页数 4页 分类号 P542|P618.7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4734.2001.04.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瑞忠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30 6059 43.0 63.0
2 王国芝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12 260 8.0 12.0
3 陶晓风 67 689 14.0 24.0
4 方维萱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46 953 20.0 2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88)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60)
二级引证文献  (69)
197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澜沧江断裂带
左旋走滑
变形年代学
新第三纪盆地
锗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矿物学报
双月刊
1000-4734
52-1045/P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3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16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