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以27个穗粒性状不同的小麦品种为材料,对小麦穗粒数形成过程中的各构成因素进行了相关、通径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穗粒性状基因型在分化小穗数、结实小穗数、分化小花数和可孕小花数上均有明显差异。特大穗型小麦的小花分化速率最快,分化持续时间最短。穗粒数对小麦产量提高的贡献最大,穗粒数与千粒重之间不存在负相关。在穗粒数各构成因素中,分化小穗数、结实小穗数、分化小花数、可孕小花数和小花结实率与穗粒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小花结实率的作用较大,直接通径系数高达0.8225。在南京生态条件下,小花分化速率与分化小花数、可孕小花数和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但小花分化持续时间与分化小花数和穗粒数的相关均不显著。因此,小麦穗粒数的改良应在增加结实小穗数的基础上提高小花的分化速率和小花的结实率。
推荐文章
小麦雌性育性对穗粒数形成的生物学意义研究
小麦
雌性育性
穗粒数
关联分析
双向极端群体
气候条件对冬小麦穗粒数的影响研究
冬小麦
气候条件
穗粒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麦穗粒数形成的基因型差异及增粒途径分析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小麦:小穗 小花 穗粒数 基因型差异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6-242
页数 7页 分类号 S5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96-3490.2001.02.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卫星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 295 13282 68.0 99.0
2 戴廷波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 117 6348 49.0 77.0
3 王兆龙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 5 258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1)
同被引文献  (213)
二级引证文献  (24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8(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9(2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0(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2(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3(1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4(1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3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6(34)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7(29)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8(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9(45)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20(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小穗
小花
穗粒数
基因型差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77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