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报道用现场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in-situ STM)研究Ag(111)电极表面局域刻蚀.实验表明,STM针尖可以诱导有Iˉ特性吸附的Ag(111)电极在其电化学稳定区发生表面局域刻蚀,刻蚀的发生与程度与针尖电位、样品电位及偏压等因素有紧密关系,刻蚀速度在偏压最小时达最大.刻蚀的发生也间接反映了电化学体系中的多重隧穿途径及其随电极电位的变化.
推荐文章
偏压值对纳米刻蚀影响的研究
STM
纳米刻蚀
偏压值
高序石墨
STM针尖诱导构筑-置换两步法制备Pt表面纳米结构
STM针尖诱导
Jump-to-contact
表面纳米构筑
Pt-Cu置换
利用铜探针在Ag(111)表面进行单原子横向操纵的可靠性研究
扫描隧道显微镜
单原子操纵
吸附原子
金属表面
(100)/(111)面金刚石膜抗氧等离子刻蚀能力
金刚石膜
(100)晶面
(111)晶面
氧等离子体
刻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现场STM针尖诱导Ag(111)表面局域刻蚀
来源期刊 电子显微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现场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 针尖诱导 Ag(111) 局域刻蚀
年,卷(期) 2001,(5)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5-648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46.6|TG174.36|TN16
字数 23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6281.2001.05.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兆雄 厦门大学化学系 16 79 4.0 8.0
2 吴剑鸣 厦门大学化学系 4 53 2.0 4.0
3 毛秉伟 厦门大学化学系 16 89 3.0 9.0
4 陈意安 厦门大学化学系 2 2 1.0 1.0
5 施财辉 厦门大学化学系 2 7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现场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
针尖诱导
Ag(111)
局域刻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显微学报
双月刊
1000-6281
11-2295/TN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北二条13号(北京2724信箱)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2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022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