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皮瓣微血管的酶组织化学染色效果。方法 应用酶组化法对人体皮瓣的微血管进行硷性磷酸酶染色。结果 组织用10%缓冲福尔马林(甲醛)4℃固定6~12小时,冰冻切片30~50μm,酶显示微血管的效果最好;皮瓣的微血管主要分布于真皮乳头层、网状层及皮下层;血管壁呈棕褐色,微动脉及毛细血管着色深,微静脉着色浅。结论 该方法不需灌注,对血管无扩张作用,无人为改变,适用于皮瓣微血管形态学研究和定量分析。
推荐文章
喉癌中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肿瘤,鳞状细胞
喉肿瘤
磷酸单酯水解酶类
新生血管化,病理性
免疫组织化学
同时显示肾微血管和细胞构筑的实验研究
TA-Fe法
HE染色法
复染
微血管构筑
细胞构筑
大鼠
骨碱性磷酸酶在小儿佝偻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骨碱性磷酸酶
小儿
佝偻病
早期诊断
碱性磷酸酶对透析患者血管钙化和骨质疏松评估价值
维持性透析
碱性磷酸酶
血管钙化
骨密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用硷性磷酸酶组化法显示皮瓣微血管的研究
来源期刊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皮瓣 微血管 硷性磷酸酶染色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10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322.13
字数 16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7040.2001.02.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杰 广东医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161 972 15.0 21.0
2 罗少军 广东医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149 982 15.0 22.0
3 汤少明 广东医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89 560 12.0 19.0
4 郝新光 广东医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31 202 7.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皮瓣
微血管
硷性磷酸酶染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月刊
1673-7040
21-1542/R
大16开
沈阳市沈河区文艺路33号
8-56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09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245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