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利用沉积盆地模拟技术对兰坪地区中新生代的古水动力场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盆地晚白垩世地下水是由中、西部向南部一带流动,流速约为1.85 mm/a~2.93 mm/a,平均2.24 mm/a.由北部的相对高势区和中西部的相对高势区向金顶-马登一带的相对低势区流动,流速约为1.64 mm/a~2.38 mm/a,平均2.01 mm/a,至古新世,水头增高,水头差90 m.到始新世平均流速较古新世时稍有增大,约为16.1 2 mm/a~20.90 mm/a.云龙组单元的水动力面貌基本雷同于上白垩统.古新世,水头值约0.3 m~2.0 m.地下水仅在盆地西偏北部一带形成一小块相对高势区,并向四周的相对低势区流动,其流速较缓,约为0.65 mm/a~1.72 mm/a.到始新世,由于金顶一带其相关的渗透系数仍很大(约0.2 m/d~3.6 m/d),水势较低,正位于两个高势区所夹的低势区内,流速约为22.33 mm/a~34.16 mm/a.综上所述,兰坪盆地上白垩统和云龙组单元水势分布及水动力场面貌同古构造的发展关系密切,金顶一带则正位于该低势区内,这就为含矿物质的水溶液的运移、聚集提供了良好的构造和水动力条件.
推荐文章
鲁西中新生代盆地充填序列及盆地类型
中新生代盆地
充填序列
盆地类型
鲁西隆起
兰坪中新生代盆地沉积岩源区构造背景和物源属性研究--砂岩地球化学证据
砂岩
地球化学
构造背景
物源属性
兰坪中新生代盆地
中新生代盆地深部地质流体及铀成矿作用
中新生代盆地
深源热流体
铀成矿作用
找矿新思路
合肥盆地中新生代三维埋藏史分析
合肥盆地
埋藏史
大别造山带
郯庐断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兰坪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模拟与流体势
来源期刊 矿物岩石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古水动力场 流体势 盆地模拟 兰坪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沉积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51
页数 8页 分类号 P534.5|P534.6
字数 59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872.2001.03.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牟传龙 1 12 1.0 1.0
2 刘宝珺 1 12 1.0 1.0
3 周建文 1 12 1.0 1.0
4 余谦 1 1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77)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8(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古水动力场
流体势
盆地模拟
兰坪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矿物岩石
季刊
1001-6872
51-1143/TD
16开
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1号成都理工大学
62-2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3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25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