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30?kV,剂量1.0×1015ions/cm2~5.0×1016ions/cm2的N +离子注入庆大霉素产生菌成熟孢子后,作出菌种的存活率曲线,为典型的“马鞍型”剂量-效应曲线.围绕存活率曲线的峰值区域选取最佳注入剂量对菌种进行诱变育种,经筛选得到了高产抗突变菌种,摇瓶发酵表明其产抗能力可提高27.39%,成果显著.
推荐文章
离子束注入诱变技术应用于食用菌的研究
离子束
食用菌
育种技术
诱变育种
氮离子注入柔红霉素产生菌诱变高产菌株的研究
氮离子注入
柔红霉素产生菌
诱变
氮离子注入林可霉素产生菌诱变高产菌株
氮离子注入
林可霉素产生菌
诱变
N+离子注入诱变选育耐酸性α-淀粉酶高产菌株
枯草芽孢杆菌
耐酸性中温α-淀粉酶
离子注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N+离子束注入庆大霉素产生菌诱变效应研究
来源期刊 天津理工学院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离子注入 质量沉积 诱变育种 存活率曲线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7
页数 4页 分类号 O462.5
字数 18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095X.2001.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洪英 天津理工学院材料物理所 9 75 3.0 8.0
2 李彦 天津师范大学物理系 17 85 4.0 8.0
3 裴鸿娇 1 5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4)
同被引文献  (90)
二级引证文献  (229)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08(29)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09(25)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0(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1(4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2(2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3(2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4(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5(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7(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离子注入
质量沉积
诱变育种
存活率曲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3-095X
12-1374/N
大16开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1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0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39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