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刺果甘草根茎粉碎后用80%工业酒精提取,提取浸膏与硅藻土拌颗粒再用二氯甲烷索氏提取,所得浸膏经柱层析分离,得14个化合物(A~N),已鉴定其中9个,分别为:后莫紫檀素(Homopterocarpin,A)、豆甾-3,6-二酮(5.alpha.-Stigmastane-3,6-dione,B)、β-谷甾醇(β-Sitosterol,C)、4',7-二甲氧基异黄酮(4',7-Dimethoxyisoflavone,D)、白桦脂酸(Betulinicacid,E)、美迪紫檀素(Medicarpin,F)、异光甘草酚(Isoglabrol,I)、芒柄花素(Fonnononetin,L)、胡萝卜甙(Daucosterol,N)。其中白桦脂酸、豆甾-3,6-二酮和胡萝卜甙为首次自该植物中分得。
推荐文章
雪松松针二氯甲烷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雪松松针
二氯甲烷提取物
化学成分
雪松松针二氯甲烷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雪松松针
二氯甲烷提取物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广西白木香叶二氯甲烷提取物化学成分分析
白木香叶
二氯甲烷提取物
香味成分
化学成分
GC-MS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刺果甘草二氯甲烷提取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来源期刊 中药材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刺果甘草 化学成分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39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8
字数 35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4454.2001.01.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祥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257 2199 25.0 34.0
2 阚毓铭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11 227 6.0 11.0
3 石荣火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4 40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刺果甘草
化学成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药材
月刊
1001-4454
44-1286/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24号中粤大厦10楼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67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220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