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新生儿出血症的凝血因子促凝活性与临床出血的关系.运用AcL200型全自动凝血仪及库尔特试剂对48例新生儿出血症及25例无临床出血的正常新生儿进行凝血因子检测.结果显示,48例患儿以消化道、颅内及皮肤粘膜出血为主,出血部位越多,症状越重.患儿各种凝血因子活性均减低与正常对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凝血因子减少在4个以上占58.3%,多以Ⅱ、Ⅶ、Ⅸ、X及Ⅺ、Ⅻ的复合缺乏,9例是Ⅱ、Ⅴ、Ⅺ、XⅡ单个因子缺乏.因此:1.新生儿出血症是凝血因子促凝活性减低,个数减少的出血性疾病.2.发病原因是与维生素K缺乏、肝功发展不全及其他相关因素有关,应加强对出生新生儿的防治.3.Ⅻ因子活性减低对启动血管内凝血有重要意义,但不减低者与组织因子途径有关,尚待探讨.
推荐文章
新生儿凝血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新生儿
凝血功能
影响因素
新生儿凝血因子Ⅶ缺乏症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乏症
基因诊断
新生儿
颅内出血
新生儿肺出血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新生儿
肺出血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一例新生儿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乏症的护理
新生儿
先天性
Ⅶ因子缺乏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生儿出血症的临床及凝血因子相关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小儿血液 学科
关键词 新生儿出血症 凝血因子 瀑布学说
年,卷(期) 2001,(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0-202,224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23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323.2001.05.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纪平 1 10 1.0 1.0
2 蔡宝珍 1 10 1.0 1.0
3 金敏荣 1 10 1.0 1.0
4 韩玉兰 1 10 1.0 1.0
5 邱艳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1)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生儿出血症
凝血因子
瀑布学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双月刊
1673-5323
11-5466/R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樱花东街2号中日友好医院内
82-794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9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70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