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史识,应是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一种品格.论文意在对80年代以来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性"的研究作一次全面的省思与梳理,并在此过程中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作为一种文学观念,"20世纪中国文学"并不是一种近、现、当代文学时间形式上的简单整合,而是个文化与艺术审美意义上的完整体.这种"整体观",同时亦应体现在对这百年文学发展的内在关联与脉络的探赜索隐上.由于受制于各自的历史观,80年代以来不少论者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性"的研究,都难免其缺漏与偏颇.科学的2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观,既应看到本民族几千年历史传统的潜在制约与20世纪渐进西学的外来影响,同时,亦应看到20世纪中国社会具体的历史情境,尤其是政权的交替与政体的转型对这百年中国文学的政治主导作用,看到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的文学内在规律在这百年中国文学中的衍化过程.从这种意义上说,纵观80年代以来的研究,理想的2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观,或许应是对有关个体化的"整体观"的扬弃与融会贯通.
推荐文章
20世纪中国文学对民间语言价值的发现与运用
民间语言
中国文学
意义
价值
发现
经典与时代的契合——浅谈中国文学史融入式教学
融入式
中国文学史
文学经典
时代性
中国文学史杨慎书写评议
杨慎
文学史
书写
地位
关于中国文学中"反现代"倾向的世纪溯源
"现代性"
"反现代"倾向
现代主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史识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性"研究
来源期刊 嘉应大学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文学 整体观 整体性 分期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文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62
页数 9页 分类号 I206
字数 113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642X.2001.0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令存 嘉应大学中文系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20世纪中国文学
整体观
整体性
分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嘉应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6-642X
44-1602/Z
大16开
广东省梅州市梅子岗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0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87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