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我国住院新生儿使用抗生素前血、尿中存在抗菌物质的情况,并探讨其对血培养结果的影响。方法用微球菌琼脂扩散法检测血、尿标本中是否存在抗菌物质,出现任何抑菌环均认为应用过抗生素。结果 123例血标本中抗菌物质检测阳性73例(59.3%),34例尿标本中32例(94.1%)阳性。家长承认入院前用过抗生素者仅35例(28.4%)。临床疑有败血症40例,其中血抗菌物质检测阳性23例(57.5%)中血培养阳性仅5例(21.7%);而血抗菌物质检测阴性17例(42.5%)中血培养阳性12例(70.6%),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瑞典新生儿8例尿抗菌物质检测均为阴性。结论抗生素在我国新生儿疾病中广泛应用,家长提供的病史并不可靠,血、尿中存在抗菌物质会降低血培养的阳性率。血、尿抗菌物质检测可作为判断血培养结果的辅助方法。
推荐文章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高胆红素血症
β2-微球蛋白
肾损害
新生儿
产妇及其新生儿血25羟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产妇
新生儿
25羟维生素D
水平变化
临床意义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肌钙蛋白Ⅰ检测的临床意义
新生儿
肌钙蛋白I
缺氧缺血性脑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生儿血、尿抗菌物质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新生儿抗菌物质血尿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6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22.1
字数 24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515X.2001.0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明昌 北京儿童医院内科新生儿组 10 59 3.0 7.0
2 钟雁 北京儿童医院内科新生儿组 2 2 1.0 1.0
3 佟月娟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微生物免疫室 3 21 1.0 3.0
4 Maria Bjorkqvist 瑞典Orebro医学中心医院儿科 1 0 0.0 0.0
5 Jens Schollin 瑞典Orebro医学中心医院儿科 1 0 0.0 0.0
6 杨永弘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微生物免疫室 12 132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生儿抗菌物质血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半月刊
2095-428X
10-1070/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601号新乡医学院《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部
36-102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163
总下载数(次)
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