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野花生豆经浸取、硫酸铵分级沉淀、猪胃粘蛋白-Sepharose 4B亲和层析和Sephacryl S-200 HR分子筛层析后,可得到对人类A型血专一凝集的野花生豆凝集素(Crotalaria mucronata Lectin, CML).纯化的CML在PAGE和SDS-PAGE中均显示单一蛋白带.在含8mol/L脲和不含脲的缓冲体系中,分别用NEM修饰CML中的半胱氨酸残基,经计算被修饰巯基数目分别为3.1个和3.2个,且修饰后的CML的活性仍不丧失.通过NR/R单向SDS-PAGE和NR/R双向对角线SDS-PAGE研究,发现CML不含二硫键,表明CML中的半胱氨酸残基既与CML的凝集活性无关,也不形成稳定蛋白质结构的二硫键.
推荐文章
金属离子和变性条件对野花生豆凝集素活性和构象的影响
野花生豆凝集素
金属离子
圆二色谱
荧光光谱
生物学活性
蓖麻凝集素研究进展(综述)
蓖麻凝集素(RCA)
应用
研究进展
转菊芋凝集素基因棉花研究初报
菊芋凝集素
棉花
蚜虫
我国常见食(药)用真菌凝集素研究现状
食(药)用真菌
凝集素
研究现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野花生豆凝集素半胱氨酸残基的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野花生豆凝集素 半胱氨酸 巯基 二硫键
年,卷(期) 2001,(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2-755
页数 5页 分类号 Q51
字数 24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490-6756.2001.05.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鲍锦库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8 236 8.0 13.0
2 吴传芳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0 140 6.0 11.0
3 汪新艳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9 1.0 2.0
4 周红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 63 5.0 7.0
5 刘一勇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9 1.0 2.0
6 吕辉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5 86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野花生豆凝集素
半胱氨酸
巯基
二硫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90-6756
51-1595/N
大16开
成都市九眼桥望江路29号
62-127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72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550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