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野花生豆凝集素在pH 7.0和pH 5.0缓冲体系中,用EDTA去除其金属离子,CML凝血活性下降.Ca2+、Mg2+、Mn2+、Zn2+可使去除金属离子CML活性基本恢复到天然水平,表明这些二价金属离子为CML活性所必需.研究不同温度和不同浓度盐酸胍条件下CML的圆二色谱、荧光光谱及其凝血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CML含有较多β-折叠,具有较强的抗变性能力;脲变性的时间扫描荧光光谱证实了CML变性过程的阶段性.
推荐文章
野花生豆凝集素半胱氨酸残基的研究
野花生豆凝集素
半胱氨酸
巯基
二硫键
理化因素对白芸豆凝集素生物学活性影响
白芸豆
凝集素
理化因素
凝血活性
热处理条件参数对豆粕中大豆凝集素活性影响
豆粕
异黄酮
大豆凝集素
蛋白质溶解度
金属离子和变性剂对黄精凝集素Ⅱ构象与功能的影响
黄精凝集素Ⅱ
金属离子
荧光光谱
圆二色性
结构与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金属离子和变性条件对野花生豆凝集素活性和构象的影响
来源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野花生豆凝集素 金属离子 圆二色谱 荧光光谱 生物学活性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9-184
页数 6页 分类号 Q68
字数 34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490-6756.2005.01.03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鲍锦库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8 236 8.0 13.0
2 吴传芳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0 140 6.0 11.0
3 赵曦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6 56 5.0 6.0
4 荣艳珍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 17 3.0 4.0
5 常丽青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 43 4.0 4.0
6 高顺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6 19 3.0 4.0
7 李宜瑾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9 2.0 2.0
8 王陈继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 17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野花生豆凝集素
金属离子
圆二色谱
荧光光谱
生物学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90-6756
51-1595/N
大16开
成都市九眼桥望江路29号
62-127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72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550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