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比研究双歧杆菌、大肠杆菌菌体多糖对iIEL的激活作用。方法:采用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小鼠小肠提取小肠上皮间淋巴细胞(iIEL);应用有机溶剂提取的双歧杆菌、大肠杆菌菌体多糖与iIEL细胞共同孵育作用后,检测iIEL细胞的自然杀伤活性、IFNγ和IL-2产生能力。结果:大肠杆菌、双歧杆菌菌体外多糖均能显著增强iIEL细胞的自然杀伤活性、IFNγ和IL-2的产生能力(P<0.01),双歧杆菌组的作用显著高于大肠杆菌组(P<0.01)。结论: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菌体外多糖均对iIEL细胞具有免疫激活作用,但双歧杆菌菌体多糖的作用强。
推荐文章
香菇多糖对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体外生长的影响
香菇多糖
双歧杆菌
乙酸
生物拮抗
鸡大肠杆菌宽谱噬菌体的分离及裂解性研究
大肠杆菌
宽谱噬菌体
裂解性
大承气汤对大肠杆菌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
大承气汤
大肠杆菌
抑菌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歧杆菌、大肠杆菌菌体外多糖对iIEL激活作用的对比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免疫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双歧杆菌菌体外多糖 小肠上皮间淋巴细胞 IFNγ IL-2
年,卷(期) 2001,(6) 所属期刊栏目 分子与细胞免疫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6-297,30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92.12
字数 217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丹 中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92 348 11.0 14.0
2 王舰 中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28 104 6.0 8.0
3 周正任 中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18 96 5.0 9.0
4 杨晓临 中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19 100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34)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歧杆菌菌体外多糖
小肠上皮间淋巴细胞
IFNγ
IL-2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免疫学杂志
月刊
1000-484X
22-1126/R
大16开
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12-89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02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402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