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和方法:分别采用凝胶迁移率改变法(EMSA)和Western-blot的方法从基因转录水平探讨AngII对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的影响。结果:(1)EMSA结果表明,AngII 组核抽提物与3种探针的结合活性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与NF-κB,SP-1和AP-1探针结合活性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10.98倍,3.97倍和1.33倍,说明AngII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可能与NF-κB,SP-1和AP-1等转录因子的转录活性增加有关。进一步证实NF-κB,AP-1在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发现转录因子SP-1也可能参与此过程。(2)Western-blot结果表明,AngII处理后细胞核内NF-κB含量明显增加,提示AngII能够增加血管内皮细胞转录因子NF-κB的核转位,进一步验证了EMSA的结论。而细胞核内SP-1和AP-1的含量较对照组略有增加,提示AngII对SP-1和AP-1的核转位无明显影响而可能主要是促进转录因子与相应顺式调控元件的结合活性。 结论:AngII对内皮细胞3种重要的转录因子的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推荐文章
缺氧条件下血管紧张素-2对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素分泌的影响及茶多酚的保护作用
缺氧
血管紧张素Ⅱ/分析
内皮缩血管肽/分析
茶科/分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促血管生成素1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促血管生成素1
大鼠脐静脉内皮细胞
血管形成
脉络膜新生血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管紧张素II对血管内皮细胞三种转录因子作用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II 内皮 细胞 转录因子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6-19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31.32
字数 244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其夏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室 8 72 3.0 8.0
2 王小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室 9 20 2.0 4.0
3 郭恒怡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室 6 67 2.0 6.0
4 斯琴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室 10 185 6.0 10.0
5 王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室 6 15 2.0 3.0
6 李素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室 2 5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紧张素II
内皮
细胞
转录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月刊
1000-4718
44-1187/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46-9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6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494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