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国内外岩石圈化学组成的编图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笔者从岩石圈化学结构的思路出发,提出了编图的3个地球化学指标(铅同位素组成、T2DM和同位素年代学)和表示方法.以秦岭-大别造山带为例,同位素组成图可以反映构造分区和地壳生长历史,对造山过程和深部壳幔相互作用也有明确的显示;结合地质年代学的资料,化学结构平面图具有反映时空演化四维信息的能力.
推荐文章
大别造山带构造超压形成的碰撞力学机理
点碰撞机制
构造超压
粘性流变体
大别造山带
大别-郯庐-苏鲁造山带复合旋转拼贴作用
大别-郯庐-苏鲁复合造山带
旋转拼合
郯庐断裂带
碰撞造山作用
秦岭陆内造山带岩石圈结构
秦岭
岩石圈
反射地震
气体测量
大地电磁
地热流
大别造山带铁路隧道气体燃烧的地质意义
大别造山带
铁路隧道
天然气
海相沉积
烃源岩
推覆体
勘探重点
合肥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造山带岩石圈化学结构平面图的编制--以秦岭-大别造山带为例
来源期刊 甘肃地质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岩石圈化学结构 秦岭-大别造山带 同位素组成 模式年龄
年,卷(期) 200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92
页数 6页 分类号 P59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路凤香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69 1602 22.0 38.0
2 韩吟文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17 496 9.0 17.0
3 侯广顺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6 2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1)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岩石圈化学结构
秦岭-大别造山带
同位素组成
模式年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甘肃地质
季刊
1004-4116
62-1191/P
大16开
兰州市红星巷123号省地矿局信息中心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1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