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报告及评价13例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及结果.方法自1998年以来对13例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采取多种技术联合治疗,其中用3D-GDC电解弹簧圈篮筐技术栓塞9例,用球囊载瘤动脉再塑形联合GDC栓塞2例.结果完全栓塞7例,4例不全栓塞,2例用球囊再塑形技术治疗的动脉瘤1例完全栓塞,1例不全栓塞.死亡1例,为术后动脉瘤破裂出血,2例大脑前动脉梗塞,1例大脑中动脉梗塞.结论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采用多种技术联合栓塞,术后严密观察意识及肢体活动情况,足量抗凝、扩容等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推荐文章
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前交通动脉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介入治疗
10例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行血管内治疗病人的护理
介入治疗
血泡样动脉瘤
护理
血管
重度颈内动脉狭窄伴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策略
动脉瘤
颈动脉狭窄
支架
栓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来源期刊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动脉瘤 介入治疗 颈内动脉分叉部
年,卷(期) 2002,(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7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815
字数 15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122X.2002.0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洪 暨南大学附属二院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9 34 4.0 5.0
2 吴耀晨 暨南大学附属二院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29 144 8.0 10.0
3 吴中学 88 764 16.0 23.0
4 陈旭东 暨南大学附属二院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13 31 3.0 5.0
5 陈东 暨南大学附属二院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23 50 4.0 5.0
6 陈健良 暨南大学附属二院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脉瘤
介入治疗
颈内动脉分叉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月刊
1009-122X
44-1459/R
大16开
广州市流花路111号
46-217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1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13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