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98年12月-1999年1月在南极普里兹湾采用现场培养的方法对大、中型桡足类优势种尖角似哲水蚤(Calanoides acutus)、戈氏长腹水蚤(Metr idia gerlachei)和巨锚哲水蚤(Rhincalanus gigas)进行了实验研究,同时根据浮游动物垂直拖网的样品分析了它们的种群结构.结果表明,在实验中,C.acutus和M.gerlac hei的平均产卵量分别为13.3(5-49)和5(4-12)个/雌/天;R.gigas没有产卵.随后对获得的卵进行连续观察,所有的卵均没有孵化.通过标本分析发现,C.acutus夏季的种群结构为双峰态,尤其是陆冰缘站,新生个体主要是CI期桡足幼体,而越冬个体包括CIV 、CV和雌性成体.R.gigas的种群结构特征不明显,新生个体为12月末发现的大量集中分布的无节幼体.M.gerlachei表现出和C.acutus相似的丰度分布特性,但其种群结构主要是成体和晚期幼体.
推荐文章
南极普里兹湾夏季边缘浮冰区两种主要浮游桡足类的代谢研究
Calanoides acutus Metridia gerlachei 代谢 普里兹湾 南极
南极普里兹湾夏季海冰边缘区内破碎海冰的分布特征
南极
普里兹湾海
冰边缘区
破碎海冰
分布维
南极普里兹湾与太平洋、印度洋海水中90Sr和137Cs的研究
南极普里兹湾
太平洋
印度洋
涌升
90Sr
137Cs
胶州湾浮游桡足类时空分布
浮游桡足类
生态属性
时空分布
胶州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极夏季普里兹湾桡足类优势种的产卵量和种群结构
来源期刊 海洋与湖沼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普里兹湾 桡足类 种群结构 产卵量 生活史
年,卷(期) 200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6-202
页数 7页 分类号 Q958.885.3
字数 35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029-814X.2002.0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松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80 1930 24.0 42.0
2 张光涛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13 227 5.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普里兹湾
桡足类
种群结构
产卵量
生活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洋与湖沼
双月刊
0029-814X
37-1149/P
大16开
青岛市南海路7号
2-421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0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622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