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酚类化合物具有平面共轭的分子结构,因而具有较强的内源荧光.在苯酚含量为0~1×10-4mol@L,对甲基酚含量在0~1×10-4mol@L-1,邻苯二酚含量在0~5×10-5mol@L-1时线性关系较好.但是在线性范围内3种酚的荧光强度并不具有良好的线性加和性,而且苯酚、对甲酚、邻苯二酚的荧光光谱严重重叠,常规分析方法难以实现多组分同时测定.文中采用了偏最小二乘法(PLS)处理该3组分的荧光光谱数据,实现了对模拟样品中3组分的同时测定.
推荐文章
同时测定铜、镍、锌的非线性偏最小二乘分光光度法
偏最小二乘法
分光光度法
同时测定
MATLAB程序
偏最小二乘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牛乳中的钙和镁
偏最小二乘法
分光光度法
测定: 牛乳
偏最小二乘光度法同时测定多组分染料混合物
偏最小二乘法
分光光度法
混合染料
偏最小二乘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茶叶中痕量铁、钴和镍
铁、钴、镍
偏最小二乘法
分光光度法
同时测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偏最小二乘--荧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多种酚体系
来源期刊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偏最小二乘法(PLS) 多组分同时测定 荧光光度法 苯酚 对甲酚 邻苯二酚
年,卷(期) 2002,(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0-473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57.3
字数 31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948X.2002.05.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汝秀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72 1260 18.0 33.0
2 刘志洪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36 489 13.0 21.0
3 王俊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50 269 9.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57)
199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偏最小二乘法(PLS)
多组分同时测定
荧光光度法
苯酚
对甲酚
邻苯二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2-948X
42-1735/TV
大16开
湖北省宜昌市大学路8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72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618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