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受到长期、低剂量率照射的我国早期从事医用X线工作者辐射损伤的远期效应进行细胞遗传学观察和评价.方法:用4号和7号全染色体探针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25名早期X线工作者和10名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并用Giemsa染色验证.结果:直观地表现出正常靶染色体和多种畸变.X线工作者的易位占其染色体总畸变的84 %;其他各种畸变率分别为插入(Ins)1.9%、双着丝粒(Dic)4.5%、无着丝粒断片(Ace)9.7 %;X线工作者的染色体易位率和总畸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早期医用X线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染色体畸变以易位为主.
推荐文章
中国医用X射线工作者恶性肿瘤危险评价
医用X射线工作者癌辐射致癌危险评价
四川省医用X射线工作者人口学及生活方式调查
医用X射线工作者
生活方式
危险因素
放射性工作人员细胞遗传学调查
核工业
放射工作人员
细胞遗传学
细胞遗传学技术在辐射生物剂量估算中的应用
电离辐射
生物剂量
细胞遗传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用FISH技术对我国早期从事医用X线工作者的细胞遗传学评价
来源期刊 癌变·畸变·突变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X线工作者 染色体畸变 淋巴细胞
年,卷(期) 2002,(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79
页数 5页 分类号 R144.1
字数 34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616X.2002.0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元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效应室 17 86 5.0 9.0
2 唐卫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效应室 15 33 4.0 5.0
3 王芹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效应室 30 107 6.0 8.0
4 李进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效应室 29 108 6.0 7.0
5 王知权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效应室 15 39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荧光原位杂交
X线工作者
染色体畸变
淋巴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癌变·畸变·突变
双月刊
1004-616X
44-1063/R
大16开
广东省汕头市新陵路22号汕头大学医学院内
80-285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1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14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