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低温开裂机理的分析和对大量试验结果的总结,以弯曲应变能密度监界值为指标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列性能.首先,分析了沥青混合料低温开裂机理;其次,在MTS810材料试验系统上进行了0℃下的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弯曲试验;最后,用灰关联的方法分析了沥青混合料的弯拉强度、临界弯拉应变、油石质量比、表观密度及所用沥青的针入度等指标对混合料的应变能密度临界值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沥青混合料储存的弹性应变能越多,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就越好;由于沥青混合料的应变能密度临界值指标是混合料临界弯拉应变和弯拉强度2个指标的综合,用它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更加科学;低温时沥青混合料的允许变形能力较差,提高混合料的允许变形能力可明显增强沥青路面的低温抗裂性能.
推荐文章
抗车辙剂(低温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一例
沥青混合料
ZA车辙剂
路用性能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低温性能研究
道路工程
多聚磷酸
改性沥青
低温
评价指标
湖沥青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研究
湖沥青
低温性能
路用性能
基于半圆弯曲试验的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
PRPLASTS
半圆弯曲试验
疲劳性能
最佳掺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用弯曲应变能方法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
来源期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低温 抗裂性能 弯曲应变能 影响因素 灰关联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3-655
页数 3页 分类号 U414.75
字数 20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0505.2002.04.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晓明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552 11109 50.0 73.0
2 葛折圣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24 762 13.0 24.0
3 许国光 1 17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6)
同被引文献  (219)
二级引证文献  (755)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15)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37)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08(46)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09(26)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0(50)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1(47)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2(46)
  • 引证文献(18)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3(57)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46)
2014(61)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53)
2015(83)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71)
2016(106)
  • 引证文献(16)
  • 二级引证文献(90)
2017(97)
  • 引证文献(18)
  • 二级引证文献(79)
2018(104)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91)
2019(10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8)
2020(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沥青混合料
低温
抗裂性能
弯曲应变能
影响因素
灰关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1-0505
32-1178/N
大16开
南京四牌楼2号
28-1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1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713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