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抗病品种东农9674、东农1572和感病品种黑农39、东农95-165上接种大豆灰斑病菌的1号,2号,4号,6号,7号等5个生理小种,测定从接种到显症前与抗性有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抗病的大豆品种接种不同生理小种的灰斑病菌后,PAL的活性分别从第6~7天起呈上升趋势且明显高于对照;相反感病品种从8~9天起PAL活性明显低于对照.因此说明PAL的活性与大豆抗灰斑病性呈正相关关系.
推荐文章
拟南芥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拟南芥
苯丙氨酸解氨酶
生物信息学
克隆
苯丙氨酸解氨酶与苜蓿种质根和根颈腐烂病抗病性研究
苯丙氨酸解氨酶
苜蓿根和根颈腐烂病
抗病性
苜蓿
尖孢镰刀菌
基于拟南芥的葫芦苯丙氨酸解氨酶生物信息学分析
拟南芥
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基因
分子进化树
接种疫霉根腐菌对大豆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
大豆疫霉根腐病
苯丙氨酸解氨酶
酶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豆品种的抗病性与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来源期刊 大豆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大豆灰斑病 抗病性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5-198
页数 4页 分类号 S436.412.13
字数 35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9841.2002.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庆凯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81 1964 26.0 40.0
2 刘亚光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48 535 12.0 21.0
3 李海英 黑龙江大学生物工程系 43 457 12.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4)
同被引文献  (208)
二级引证文献  (626)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0)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6(40)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07(46)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08(54)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47)
2009(50)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0(5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0)
2011(4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3)
2012(44)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3(4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4(4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3)
2015(5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16(5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17(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0)
2018(4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19(4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4)
2020(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大豆灰斑病
抗病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豆科学
双月刊
1000-9841
23-1227/S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
14-9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1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