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①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病变中端粒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②方法采用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对37例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乳头状腺瘤、乳头状增生的新鲜甲状腺组织进行了端粒酶活性的定量检测.③结果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为68.8%,乳头状腺瘤组织中为66.7%,乳头状增生的阳性率为50.0%,三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612,0.370,0.410).④结论端粒酶活性的定量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病变鉴别诊断意义不大.上皮乳头状增生、增生活跃的乳头状腺瘤与乳头状腺癌可能本身就是一种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推荐文章
乳腺肿瘤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乳腺肿瘤
/标志物
端粒酶
/分析
诱导痰端粒酶活性的检测与肺癌的诊治
肺癌
诱导痰
端粒,末端转移酶
诊断
SYBR Green实时定量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检测端粒酶活性
端粒
基因扩增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端粒酶活性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TRAP-ELISA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甲状腺乳头状病变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来源期刊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端粒酶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瘤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0-30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6.1
字数 35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4488.2002.04.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维清 青岛市市立医院病理科 20 82 6.0 8.0
2 卫红军 青岛市市立医院病理科 17 72 5.0 8.0
3 于建宪 青岛市市立医院病理科 42 185 8.0 11.0
4 王军华 青岛市市立医院病理科 6 16 3.0 4.0
5 陈桦 青岛市市立医院病理科 35 97 5.0 8.0
6 马海燕 青岛市市立医院病理科 6 23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端粒酶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2-4488
37-1356/R
大16开
青岛市登州路38号
24-126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6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85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