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集中讨论了初唐佛性诤辩中窥基、慧沼与法宝之间的论争,通过对三人思想的分析,意在究明唯识新译今学与如来藏学思想的分歧所在,并进而阐明中国佛学与印度佛学义理系统的分别.文章指出,初唐佛性诤辩已经具备了宗派相争的规模,辩者已经尝试从某一特定立场出发来系统化流传中土的诸种佛教经论教说,因此通过佛性问题的讨论,不仅可以大致透析出不同佛学体系的根本分歧,而且也可以从中寻绎出佛性教说与中国心性传统在表达结构上的内在关联.
推荐文章
几个陶瓷概念的辩析
粘土分类
命名
成形
成型
天人之辩的多重意蕴——基于《荀子·天论》的考察
荀子
天人之辩
天行有常
天人之分
知天与知道
拉卜楞寺辩经及其教育启示
拉卜楞寺
辩经
知识
智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初唐佛性诤辩研究--以窥基、慧沼与法宝之辩为中心
来源期刊 中国哲学史 学科
关键词 佛性 种姓 如来藏 阿赖耶识 唯识今学 窥基 慧沼 法宝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佛教哲学与文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23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191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0396.2002.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志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28 49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佛性
种姓
如来藏
阿赖耶识
唯识今学
窥基
慧沼
法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哲学史
双月刊
1005-0396
11-3042/B
大16开
北京建内大街5号
2-394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18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4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