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郭店楚简》的楚文字,是秦“书同文”之前的文字,当时七雄各自为政、各自为教,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而且通用的字不多,不少字同声混用,一字多用。因此文献在传抄过程中,因抄写者的学力、理解力不同,难免不出现错误。《楚简老子》就证明,传抄至《帛书老子》时,已经出现许多惊人的讹误了。比如“孰”——势字就很典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字之差与势治思想脉络的初探
来源期刊 上海道教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抄写 学力 理解力 证明 文字 文献 初探 自为 老子 帛书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
页数 1页 分类号 B565.5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抄写
学力
理解力
证明
文字
文献
初探
自为
老子
帛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道教
季刊
上海西林后路100弄8号白云观内
出版文献量(篇)
594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