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一是周公不可能是这首诗的作者,因为周公作为总揽全局的政治家在当时那种特定的、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是不可能对当时的社会底层的具体生产和生活认识得那么清楚;其次根据整个诗的文风、意境分析,已不是古已有之,至于"集体创作"一说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代更是不可能的.所以,这首诗只能是产生于成、康之际的太平盛世,是由熟悉当时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的"田大夫"所作,然后通过"采风"的方法达之于王室的.
推荐文章
萧红与早期《七月》及其文学写作
萧红
七月
个人化写作
抗战文学
七月鲜苹果的制汁性能研究
苹果
七月鲜
制汁
陕北枣树‘七月鲜’细根形态的季节变化
‘七月鲜’
枣树细根
形态
季节动态
七月酥梨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七月酥梨
引种表现
栽培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豳风·七月》作者考
来源期刊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七月 意境 田大夫 集体创作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文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5
页数 3页 分类号 I222.2
字数 49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4671.2002.01.01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七月
意境
田大夫
集体创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4-4671
45-1300/Z
大16开
广西玉林市教育东路1303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9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91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