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红外、色质联用、热重分析、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含乙烯基聚硅氮烷的裂解过程进行研究,发现裂解主要发生在473~673 K和673~1023 K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NH3的生成缘于转氨基作用,H2的生成可能是Si-H键间(或与N-H键)偶合的结果;在第二个阶段,H2、CH4和低分子烷烃的生成则遵循自由基反应机理.硅氢化或亚甲基插入反应导致高温裂解产物中含有大量富余碳.
推荐文章
光固化巯基-乙烯基硅氮烷陶瓷前驱体制备氮化硅陶瓷
巯基-乙烯基体系
紫外光固化
氮化硅
聚合物陶瓷前驱体
聚硅氧烷 HPSO-VPSO 体系的交联和裂解
陶瓷先驱体
聚硅氧烷
交联
裂解
笼型单乙烯基倍半硅氧烷的合成及表征
笼型单乙烯基倍半硅氧烷
热稳定性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含乙烯基基团的聚硅烷的合成与表征
聚硅烷
超声合成法
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
共聚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含乙烯基聚硅氮烷的裂解过程分析
来源期刊 有机硅材料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硅氮烷 乙烯基 裂解机理
年,卷(期) 2002,(2) 所属期刊栏目 分析·测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7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26
字数 29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4369.2002.0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海峰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应用化学系 11 126 5.0 11.0
2 陈朝辉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应用化学系 10 66 4.0 8.0
3 李彦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应用化学系 6 49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8)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硅氮烷
乙烯基
裂解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有机硅材料
双月刊
1009-4369
51-1594/TQ
大16开
四川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30号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7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43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