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精制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Vc(0、37.5、75、150、 300 、 600和1 200 mg/kg),连续投喂异育银鲫(方正银鲫♀×兴国红鲤♂)(Carassius auratus gitelio)8周.结果显示,当饲料中缺乏Vc 时异育银鲫虽没有出现明显的缺乏症状,但日增重率、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清POD酶活性均低于 Vc添加组,而红细胞脆性极显著地高于高剂量Vc添加组(P<0.01);同时,经新复极差检验,在适宜范围内随着饲料Vc 含量增加,异育银鲫日增重率、血红蛋白含量、POD活性等指标显著提高,而红细胞脆性明显下降(P<0.05).综合以上指标的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建议生产上异育银鲫饲料Vc适宜添加量为300~500 mg/kg.
推荐文章
异育银鲫饲料中适宜脂肪需求量研究
脂肪
最适需求量
异育银鲫
饲料
贝粉在异育银鲫饲料中添加效果的研究
贝类
异育银鲫
引诱剂
增重率
饲料系数
醋酸棉酚对异育银鲫生长、生理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异育银鲫
醋酸棉酚
生长
生理
组织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饲料Vc对异育银鲫的生理效应及其适宜添加量
来源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异育银鲫 Vc 生理效应 适宜添加量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9-362
页数 4页 分类号 S963.731
字数 31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5-8737.2002.04.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春芳 苏州大学农业科学与技术学院 164 1874 23.0 36.0
2 宋学宏 苏州大学农业科学与技术学院 127 1646 23.0 36.0
3 张建 苏州大学农业科学与技术学院 22 223 7.0 14.0
4 吴康 苏州大学农业科学与技术学院 34 520 14.0 22.0
5 赵林川 苏州大学农业科学与技术学院 31 348 11.0 17.0
6 潘新法 苏州大学农业科学与技术学院 15 600 11.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异育银鲫
Vc
生理效应
适宜添加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水产科学
月刊
1005-8737
11-3446/S
大16开
北京市永定路南青塔村150号
18-250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8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545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