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应用烯基膦亚胺(1)与芳基异氰酸酯、1H-1,2,4-三唑的串联氮杂Wittig反应,合成l-(2-咪唑啉酮基)-lH-l,2,4-三唑衍生物(3)的方法,探讨了成环反应的条件以及所合成的新型杂环化合物的杀菌活性.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其中以3d活性最好,在50 mg/L浓度时,对稻瘟菌、水稻纹枯菌、棉花枯萎菌、苹果轮纹菌及小麦赤霉菌的抑制率均达100%,对芦笋褐斑菌的抑制率亦达81%.
推荐文章
新型2-(4-甲硫苯氧基)-4H-咪唑啉-4-酮衍生物的合成与杀菌活性
4H-咪唑啉-4-酮
碳二亚胺
氮杂-Wittig反应
合成
杀菌活性
2′,4′-二氟-2-(1H-1,2,4-三唑-1-基)苯乙酮的合成
1,2,4-三氮唑
2-氯-2′,4′-二氟苯乙酮
相转移催化剂
合成
新型含吡唑基1,2,4-三唑衍生物的合成
吡唑啉酮
1,2,4-三唑衍生物
合成
2-二烷氨基-3-苯基-5-甲基-6-(1H-1,2,4-三唑-1-基)-噻吩并[2,3-d]嘧啶-4(3H)-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杀菌活性
三氮唑
噻吩并[2,3-d]嘧啶-4(3H)-酮
串联aza-Wittig反应
合成
杀菌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2-咪唑啉酮基)-1 H-1,2,4-三唑衍生物的合成与杀菌活性
来源期刊 化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三唑 咪唑啉酮 串联氮杂Wittig反应 合成 杀菌活性
年,卷(期) 2002,(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93-1898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
字数 50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567-7351.2002.10.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明武 华中师范大学有机合成研究所 52 407 11.0 18.0
2 刘小鹏 华中师范大学有机合成研究所 12 143 7.0 11.0
3 刘钊杰 华中师范大学有机合成研究所 49 538 15.0 21.0
4 宿亚丽 华中师范大学有机合成研究所 1 2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54)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唑
咪唑啉酮
串联氮杂Wittig反应
合成
杀菌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学报
月刊
0567-7351
31-1320/O6
大16开
上海市零陵路345号
4-209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6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7134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推荐文献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