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为了解我国"九五"期间河南省人群居民病伤死因模式及各类死因的危害程度,给制定21世纪初期河南省疾病控制工作重点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YPLL)、潜在工作损失年数(work 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WYPLL)和潜在经济损失(potential ecomomic losses,PEL)等死亡分析指标对1995~1999年河南省居民病伤死因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综合研究,其中PEL是在WYPLL的基础上由本研究人员首先提出的死因分析指标.结果: 从各类死因的死亡率及顺位分析结果来看,以依次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和损伤中毒分别居前4位;但是从各类死因的YPLL、WYPLL和PEL顺位结果来看,又依次以损伤中毒、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分别居前4位.结论: 上述这4类死因不仅已经成为20世纪末期严重危害河南省居民健康的最主要卫生问题,而且也是导致河南省居民"早死"造成YPLL、WYPLL和PEL最多的主要死因.根据本研究结果,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制定或修订21世纪初期河南省疾病控制工作规划和策略时,应在继续努力认真做好传染病和新生儿病防治的基础上,不仅需要逐渐加强对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等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而且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出发,遵循投入成本与产生效益优化的原则,在近期似更宜优先增加对损伤中毒防治工作的投入与管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