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三峡船闸中隔墩岩体开裂现象,以工程地质调查为基础,建立了典型的裂隙概化模式.采用裂隙界面单元法进行裂隙张开变形机理分析,研究中隔墩岩体裂隙的张开变形特征及其与开挖卸荷分区的关系.研究表明,裂隙的张开变形、张开长度与裂隙产状有直接关系.倾角较陡、长度较大、与边墙距离较短、不易滑动的裂隙易张开,且张开变形量与前两个因素成正比,与边墙距离成反比;反之则不易张开.中隔墩岩体可能的最大裂隙张开区与弹塑性分析得到的塑性区、实测得到的卸荷损伤区在分布范围与规律上基本相同;及时合理地施加预应力锚索,既可减少中隔墩裂隙张开的可能性,又可明显减小裂隙的张开变形与长度,因而有着重要的工程意义.
推荐文章
三峡永久船闸中隔墩岩体变形分析
三峡
边坡
监测
位移
ANSYS
智能预测在三峡永久船闸中隔墩时效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人工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时效变形
智能预测
三峡工程永久船闸中隔墩岩体稳定性研究
三峡工程
中隔墩
数值模拟
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岩体卸荷松弛特征研究
三峡工程
永久船闸
岩石高边坡
卸荷松弛
监测试验
卸荷分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峡工程永久船闸中隔墩原生裂隙施工张开变形的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期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永久船闸 中隔墩 裂隙 张开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02,(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6-1021
页数 6页 分类号 U641|O241.82
字数 47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6915.2002.07.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秀丽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重点试验室 89 2607 31.0 48.0
3 葛修润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重点试验室 180 6803 46.0 75.0
4 李焯芬 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 40 2521 25.0 40.0
5 盛谦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重点试验室 133 2480 29.0 45.0
9 郑宏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重点试验室 105 2484 22.0 48.0
12 黄正加 长江科学院岩基研究所 11 376 9.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峡工程
永久船闸
中隔墩
裂隙
张开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月刊
1000-6915
42-1397/O3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小洪山岩土力学研究所
38-31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764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6014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