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本研究用霍乱弧菌内毒素诱导大鼠葡萄膜炎,建立全葡萄膜炎的动物模型,以期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和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应用纯化后霍乱弧菌内毒素注射于Wistar大鼠,分别于注射后4、8、12、16、24h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双眼前节变化,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注射内毒素后4h出现炎症,12h反应达到最重,表现为瞳孔缩小、虹膜水肿、血管充血扩张、严重者前房渗出、积血.组织学观察可见前房睫状体、虹膜水肿血管扩张充血,脉络膜水肿加剧,血细胞弥漫性渗出,视网膜有脱离.节细胞数量,视网膜厚度,节细胞大小,节细胞层血管数量及大小,内核外网层血管数量及大小都有明显的变化.结论认为该方法用于诱导葡萄膜炎动物模型是成功的.同时还比较了内毒素和S抗原在诱导葡萄膜炎中的关系.
推荐文章
霍乱弧菌毒力表达调控基因及霍乱、黑热病双价口服活疫苗候选株的研究
霍乱弧菌
黑热病
毒力表达调控基因
双价口服活疫苗
活白水鱼体表检出O139群霍乱弧菌
霍乱弧菌
白水鱼
流行株
伤寒杆菌内毒素诱导的SD大鼠全葡萄膜炎
沙门氏菌,伤寒
脂多糖类
葡萄膜炎
疾病模型,动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霍乱弧菌内毒素诱导大鼠葡萄膜炎的组织切片研究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霍乱弧菌内毒素 葡萄膜炎 Wistar大鼠
年,卷(期) 2002,(6)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38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73|Q959.836
字数 39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5141.2002.06.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29)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霍乱弧菌内毒素
葡萄膜炎
Wistar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