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HCV包膜区基因同源性分析方法,探讨献血者体内携带的HCV包膜区基因变异情况. 方法通过RT-PCR和序列测定,对9例献血者体内携带的HCV基因组中高变的包膜区(E1和E2/NS1区)基因变异进行了横断面的同源性分析. 结果不同型HCV毒株间的同源性只有56.99%~68.80%;同一亚型内毒株间的同源性为80.33%~96.40%,且有地区性分布的特点. 结论在无症状的HCV携带献血者中,不同HCV毒株间高变区基因的变异相当大,以此可在分子水平上对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进行确认,对供受者间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因果关系进行鉴定.
推荐文章
抗-HCV筛查反应性献血者的确证结果分析
抗-HCV
免疫印迹法
酶联免疫法
上海地区抗-HCV反应性献血者随访研究
抗-HCV
随访研究
假阳性
献血者归队
人持续性G病毒Ⅱ型在献血者和反复接受输血患者中的检测与意义
人持续性G病毒Ⅱ型
献血者
感染率
血液安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献血者体内携带的HCV包膜区基因同源性分析
来源期刊 临床输血与检验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包膜区 变异性 基因型 输血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57
字数 18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02.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迅 75 847 15.0 26.0
2 刘达庄 43 459 13.0 20.0
3 郑岚 36 340 10.0 17.0
4 高峰 47 493 11.0 21.0
5 许莉萍 12 160 6.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丙型肝炎病毒
包膜区
变异性
基因型
输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输血与检验
双月刊
1671-2587
34-1239/R
大16开
合肥市庐江路17号省立医院内
26-186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6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62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