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如何从有限的造血干细胞获得大量的树突状细胞(DC),为进一步研究树突状细胞的生化特性及临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法(MACS)富集CD34+细胞,先在培养体系中加入FLT3配体(FL)、血小板生成素(TPO)及干细胞因子(SCF)等细胞因子,然后对富集的细胞进行扩增,扩增后的细胞在GM-CSF和IL-4的作用下诱导7 d,诱导后的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树突状细胞特征性表面标记CD1a.结果两步法能够获得大量的DC,在第一步中用TPO/FL/SCF/IL-3/IL-6来扩增CD34+细胞能获得最多的DC.在相同的培养时间下(3周),两步法能扩增出274倍的DC,大大的超过了直接诱导的扩增倍数(24倍).并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增长,DC的扩增倍数不断上升.结论两步法能从少量的脐血CD34+前体细胞诱导扩增出大量的DC,为从病人动员的CD34+细胞诱导扩增DC用于临床提供了实验依据.
推荐文章
自体外周血CD34+干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体外扩增治疗恶性体腔积液
胸腔积液,恶性
腹水
造血干细胞
树突细胞
免疫疗法
体外诱导人脐血CD34+细胞向肝细胞的分化
脐血CD34+细胞
肝细胞
分化
两种人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C D34+造血前体细胞方法的比较
人胚胎干细胞
造血前体细胞
体外分化
OP9共培养
二维单层诱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步法从CD34+造血干细胞诱导树突状细胞
来源期刊 免疫学杂志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CD34+细胞 诱导分化 扩增时间
年,卷(期) 2002,(5)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3-396
页数 4页 分类号 Q813.1
字数 29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8861.2002.05.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海波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42 134 7.0 10.0
2 谭文松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42 699 13.0 17.0
3 康自珍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2 67 5.0 7.0
4 徐莉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5 36 3.0 5.0
5 王斌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8 45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树突状细胞
CD34+细胞
诱导分化
扩增时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免疫学杂志
月刊
1000-8861
51-1332/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
78-3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52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279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