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扼要介绍了古脊椎动物学中常见的几种取名方法及其利弊,并顺便谈及某些汉译名的得失.
推荐文章
皖南变质岩区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和研究进展
造山带
古生物化石
构造-岩石单位
皖南地区
商标译名中的文化因素和跨文化意识
商标翻译
文化意蕴
跨文化意识
川西地区早-中三叠世古生物地理研究
古生物地理
生物分区
板块构造
三叠纪
四川西部
20世纪古生物学的重大进展及21世纪战略重点
古生物学
进化论
分子生物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古生物的取名和译名
来源期刊 生物学通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取名 译名 古生物学
年,卷(期) 2002,(9)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知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5
页数 2页 分类号 Q91
字数 32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006-3193.2002.09.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祥奎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取名
译名
古生物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学通报
月刊
0006-3193
11-2042/Q
16开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
2-506
195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47
总下载数(次)
53
总被引数(次)
348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