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直链淀粉含量下降至2%左右的3个转反义Wx基因糯稻为研究材料,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转基因糯稻的遗传及其直链淀粉含量下降后对于稻米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由转基因技术获得的糯性性状与其它转基因性状一样,表现为显性遗传,这与一般的糯性变异不同.导入反义Wx基因使直链淀粉含量从17%下降至糯稻水平时,其稻米粒重相应降低6%~8%,且下降幅度与直链淀粉含量的下降幅度呈显著正相关.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由此获得的转基因檑稻仍具有原受体亲本的高产潜力,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既高产又优质的水稻品种,尤其是高产糯稻新品种是切实可行的.
推荐文章
糯稻 wx基因的遗传分析
水稻
糯性
基因
直链淀粉含量
遗传分析
大豆籽粒重的遗传效应分析
大豆
籽粒重
细胞质效应
种子和母体效应
遗传率
甘蓝型油菜千粒重的遗传效应分析
甘蓝型油菜
千粒重
遗传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转反义Wx基因糯稻的显性遗传及对稻米粒重的效应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稻 檑稻 转基因植物 反义蜡质基因 显性遗传 粒重
年,卷(期) 2002,(2)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7-122
页数 6页 分类号 S511
字数 62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578-1752.2002.0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汤述翥 扬州大学农学院 39 952 15.0 30.0
2 刘巧泉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46 944 15.0 30.0
3 顾铭洪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67 1969 26.0 43.0
7 王兴稳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9 329 5.0 9.0
8 陈秀花 扬州大学农学院 9 418 9.0 9.0
9 王宗阳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23 839 15.0 23.0
10 洪孟民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8 159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1)
同被引文献  (74)
二级引证文献  (525)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2)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4(25)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05(43)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06(58)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48)
2007(6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5)
2008(75)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68)
2009(5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2)
2010(5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7)
2011(4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2(2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3(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4(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5(2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6(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7(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9(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2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稻
檑稻
转基因植物
反义蜡质基因
显性遗传
粒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