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作者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UMP2(full)方法,在6-31G*水平上研究F和Cl 原子与甲烷分子之间的反应机理,优化了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在Gaussian-3(G3)和G3MP2水平计算了它们的能量,研究结果表明:F原子在与甲烷分子反应过程中有氢键生成,键能为:3.71kJ/mol,而Cl原子甲烷分子在反应过程中则无此现象.同时作者还对F和Cl 原子与甲烷分子在之间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进行了计算,作者的理论计算结果显示F原子与甲烷分子之间反应活性比Cl原子与甲烷分子之间反应活性强.F原子易与甲烷分子生成含有氢键的化合物,且很快分解生成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的HF,能同F+O3反应竞争.
推荐文章
HCNO与F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HCNO
F
自由基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机理
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煤中甲基苯生成甲烷的反应机理
甲基苯
热解机理
密度泛函
煤大分子结构芳香结构单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F和Cl原子与甲烷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臭氧 过渡态 从头计算方法
年,卷(期) 2002,(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7-1110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43.12
字数 18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490-6756.2002.06.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来才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系 135 488 10.0 13.0
3 唐作华 四川大学化学系 10 42 4.0 6.0
6 周红平 西南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5 32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臭氧
过渡态
从头计算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90-6756
51-1595/N
大16开
成都市九眼桥望江路29号
62-127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72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550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