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一种液相反应的方法合成LiV3O8化合物,首先由NH3*H2O,LiOH与V2O5反应合成含有Li和V的反应前驱产物,然后在180 ℃的真空环境中进行干燥处理,最后将此物质在580 ℃温度下煅烧成最终产物.采用热重分析试验分析了反应的机理.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得到的物质与用传统合成方法得到的LiV3O8化合物的结构相比,在(100)方向上的衍射峰强度降低很多.在室温、恒电流为3 A/m2条件下进行充放电试验,在1.8~4.0 V范围内,首次放电容量达到230 Ah/kg,15周后仍能达到210 Ah/kg.
推荐文章
带蓄电池检测均衡的充放电系统
上位机
充放电
检测均衡
基于充放电过程监测的蓄电池故障预测
蓄电池
支持向量机
故障预测
军用航空蓄电池充放电监测系统的设计
监测系统
军用航空蓄电池
充放电过程
混合动力汽车低压蓄电池充放电管理
混合动力
铅酸蓄电池
充放电管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锂蓄电池正极材料LiV3O8的合成和充放电性能
来源期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锂蓄电池 正极材料 钒酸锂化合物
年,卷(期) 2002,(z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73
页数 4页 分类号 TM912.9
字数 22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4-0609.2002.z1.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国强 4 78 4.0 4.0
2 曾潮流 4 78 4.0 4.0
3 徐宁 4 78 4.0 4.0
4 高虹 1 8 1.0 1.0
5 杨柯 2 4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7)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锂蓄电池
正极材料
钒酸锂化合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月刊
1004-0609
43-1238/TG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中南大学内
42-218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48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