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献血员血清中HCMV核酸含量.方法采用FQ-PCR法定量检测363例献血员的血清标本.结果经FQ-PCR检测,血清标本HCMV DNA平均拷贝数为1.2×105基因拷贝/μl.献血员的血清HCMV含量在不同性别及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水平、献血次数、献血年限、ALT水平、是否定期献血组间均差异无显著性,只是在不同年龄段之间有差别.以FQ-PCR为"金标准",发现ELISA法灵敏度为67.89%,特异度为93.16%,阳性预测值为95.43%.结论 FQ-PCR能够避免PCR后处理导致的假阳性污染,并实现实时定量.
推荐文章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葡萄膜炎患者血浆EB病毒DNA的实验研究
EB病毒
葡萄膜炎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Vogt-Kayanagi-Harada综合征
聚合酶链反应RFLP与SSCP检测伤寒杆菌DNA旋转酶基因变异
伤寒杆菌
gyrA
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GV RNA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庚型肝炎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RNA,病毒/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献血员HCMV-DNA
来源期刊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人巨细胞病毒 献血员
年,卷(期) 2002,(5)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73.9
字数 39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94.2002.05.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新炳 中山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 101 467 11.0 17.0
2 叶冬青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336 3524 28.0 37.0
4 郝加虎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145 1379 19.0 27.0
5 胡兆平 安徽省立医院科教处 11 57 3.0 7.0
6 黄芬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93 995 17.0 26.0
7 蒋作君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38 192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人巨细胞病毒
献血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月刊
1002-2694
35-1284/R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津泰路76号
34-4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93
总下载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